【妳的氣喘不是氣喘】
「我的氣喘已經吃藥吃很重,但越來越難控制,並且已經無時無刻都在咳,醒來就在喘。工作也留停了。」
A小姐會來找我,是因為她的胸腔科醫師轉介而來,因為A已經看了好幾位醫師,用的藥不停地升級,咳喘卻難以控制。最後一位胸腔科醫師是我臉友,認為以胸腔科的經驗與立場,沒理由A小姐的氣喘無法緩解,所以可能不只是氣管與肺、而是結構歪斜造成,所以轉介來我這。
收到這份轉介時,我體驗到十分挑戰、開心、與有意義,這表示 #結構治療 的意義與腳色開始有不同科別的醫師認同,可以為疑難雜症做出新的區分;挑戰的是,眼前這位患者連話都說不完一句,頻頻咳嗽與短氣,從她的病史也可見治療的困難重重。
我觸診全身的旋轉方向,試著將A小姐的上半身往右旋轉一個角度,試著請她呼吸試試。
「欸?呼吸好像比較順欸,可以吸比較深,而且喉嚨也沒有這麼癢了。」A小姐覺得神奇,但我再將上半身往左旋轉時,A立馬咳嗽。
硬體結構所造成的種種疼痛與症狀都有個檢驗的方式:「可以藉由旋轉身體來達到緩解/加重症狀的現象。」因為我的老師 林兩傳醫師發現所有的結構錯位都是一種旋轉錯位,可以藉由旋轉正確的方向暫時減少筋膜張力,反之旋轉反方向會加重這個錯位來驗證,避免自我感覺良好而誤判。
「妳的肋骨被妳的歪掉的右手拉歪,扯緊了肋間的咳嗽受器,造成不停地誘發咳嗽。為何手會歪掉呢?」
「我是做航空公司的地勤,要一直拉行李,不知道有沒有關係。」A說完我就明白了,回想起機場check-in時,地勤常常要彎腰提動輒廿~卅公斤的行李,姿勢不正確加上趕時間,手臂到下背的結構歪斜是可以想見的。
於是開始了一連串的結構治療與補氣針搭配,先調整右手讓肋骨放鬆,再對回骨盆。補氣針 #天地匯 去引發核心與橫膈膜的能力。
配合治療下,A小姐高興地分享她已經回到工作崗位了,我也很替她開心。
中醫不只有內科,也有偏外科的治療思維,與一般的針灸思路大相逕庭。阿銘師認為,無論中西醫都是有實證的治療,只要從適合的觀點切入,彼此合作可以為患者尋求最適合的治療。
--------
【診邊札記】記錄了特殊診療案例
阿銘師使出渾身解數的臨床經驗!
週五21:30阿銘師上片記得準時收看喔~
●YouTube快速訂閱:
https://reurl.cc/r8g9Nb
●IG快速追蹤: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min_shih
#中西醫師黃獻銘 #診邊札記 #結構診療 #天地匯
#軟體 #硬體 #阿銘師鍼還傳